章回三十四:姜維詐降,蜀漢英雄的最後悲歌

《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姜維詐降,蜀漢英雄的最後悲歌 | CCC Blog

姜維詐降,蜀漢英雄的最後悲歌

一位身著漢代將軍盔甲的男子,手持長劍,神情悲憤地望向天空,身邊是飄落的詔書和混亂的戰場。

當鄧艾的奇兵如天降神兵般出現在成都城外時,遠在劍閣前線的姜維,對後方的劇變仍一無所知。他正憑藉著劍閣天險,將鍾會的數十萬魏國主力大軍牢牢地擋在關外,心中還在籌劃著如何擊退強敵,重振漢室。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從川中疾馳而來,帶來了一封來自成都的聖旨。姜維接過聖旨,心中充滿了疑惑。他展開詔書,映入眼簾的,卻是讓他畢生信念瞬間崩塌的幾個字——後主劉禪,已開城投降。

「不可能!」姜維虎目圓睜,全身劇震,手中的詔書飄然落地。他不敢相信,自己和麾下數萬將士還在前線浴血奮戰,他們的君主,卻已經在後方放棄了整個國家。

消息傳開,劍閣關上的蜀軍將士們爆發出震天的怒吼。他們一個個拔出刀劍,悲憤地劈砍著身邊的岩石,哭喊聲響徹山谷。「我們還在這裡為國死戰,陛下為何要先投降啊!」這份忠誠與不甘,交織成了一曲蜀漢末路最悲愴的戰歌。

姜維的心,彷彿被萬箭穿心。他望著成都的方向,淚流滿面。然而,在短暫的絕望之後,一個更大膽、也更悲壯的計畫,在他的腦海中迅速形成。他對部將們說:「丞相的遺志,絕不能就此斷絕!勝負尚未可知,我們還有最後一搏的機會!」

他下令全軍放下武器,打開關門,向魏軍主帥鍾會投降。鍾會見姜維率眾來降,大喜過望,親自出營迎接。姜維見到鍾會,正色流涕道:「我率全軍在此,今日才降,已是來遲了。」

鍾會見姜維氣度不凡,對他十分敬重,引為上賓。姜維抓住了鍾會的心理,他深知鍾會與鄧艾之間功高震主,必有嫌隙。他對鍾會說:「我姜維寧死,也不會投降鄧艾那樣的匹夫!聽聞將軍自淮南以來,算無遺策,我才心悅誠服地歸降。」

這番話正中鍾會下懷。鍾會本就嫉妒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的奇功,聽了姜維的話,更是將他引為知己。姜維趁機在他耳邊低語:「將軍功蓋天下,威震四海,難道甘心久居人下嗎?如今鄧艾有不臣之心,將軍何不趁此機會,將他除去?然後,憑藉我蜀中的險要,將軍便可自立為王,成就一番霸業!」

鍾會的野心被徹底點燃了。他採納了姜維的計策,以謀反的罪名,將鄧艾父子收押,盡奪其兵權。一時間,西川的軍政大權,全部落入了鍾會一人之手。姜維的復國計畫,似乎正在一步步實現。他暗中修書一封,派人密送給已被軟禁的後主劉禪:「陛下只需再忍耐數日,臣必將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然而,天不佑漢。鍾會想要坑殺所有不服從自己的魏將,以絕後患,這個消息卻被部將洩漏了出去。被軟禁的魏國將領們得知後,群情激奮,竟發動了兵變。成都城內,魏軍將士們從四面八方殺向皇宮,要誅殺叛將鍾會。

一場混戰,血流成河。鍾會這位剛剛還在夢想著帝王霸業的將領,在亂軍之中被當場射殺。

姜維見計謀敗露,復國無望,拔出腰間的寶劍,仰天長嘯:「我計不成,乃天命也!」隨後,他揮劍自刎,結束了自己悲壯的一生。魏軍剖開他的屍身,見其膽大如雞卵,無不驚嘆。

在這場最後的混亂中,奇功蓋世的鄧艾,也被猜忌他的同僚派兵殺害。而那位曾勸諫後主死戰不降的北地王劉諶,也在城破之日,殺妻滅子,自刎於昭烈廟中,用生命為這個即將滅亡的王朝,留下了最後一絲尊嚴。

蜀漢的英雄們,用他們各自的方式,為這個他們深愛的國家,奏響了最後一曲慷慨激昂的悲歌。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