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鬥司馬懿,上方谷功敗垂成
街亭之敗,讓諸葛亮深刻認識到司馬懿是他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勁敵。建興九年,孔明再出祁山,與司馬懿在渭水兩岸展開了漫長的對峙。司馬懿深知蜀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困難,便採取了最穩妥也最令人生厭的戰術——堅守不出。無論蜀軍如何挑戰、如何辱罵,魏軍都高掛免戰牌,緊閉營門,決不應戰。
時間一天天過去,蜀軍的糧草日益緊張。孔明見司馬懿如同縮頭烏龜一般,心中焦急,卻也生出一計。他派人準備了一個精緻的大木盒,裡面裝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一套女人的縞素衣裳和頭巾。他親筆寫了一封信,信中極盡諷刺之能事,嘲笑司馬懿身為大都督,卻只敢固守土巢,與深閨婦人無異。
信使將這份特殊的「禮物」送到魏營。魏營諸將見到女裝,無不勃然大怒,紛紛請戰,誓要與蜀軍決一死戰。然而,司馬懿看完信後,雖也佯裝大怒,心中卻是波瀾不驚。他笑著對眾將說:「孔明這是想激怒我,逼我出戰。我偏不如他所願。」他非但沒有發怒,反而欣然收下了女裝,並重賞了來使。他還特意向使者詢問孔明的起居飲食,當聽說孔明「食少事煩」時,便對左右斷言:「孔明食量如此之小,事務卻如此繁重,他還能活多久呢?」
孔明聽聞司馬懿的反應,不禁長嘆一聲:「他太了解我了!」心理戰術既然無效,孔明便決定設下一個畢生中最險峻、也最致命的陷阱。
他命人造出了一批神奇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用以在崎嶇的山路上運送糧草。這種木製的機械牛馬,無需飲食,便能日夜不休地行走。孔明故意讓魏軍搶去幾匹,引誘司馬懿仿造。待司馬懿也用上木牛流馬運糧時,孔明再派王平等人,用巧計將魏軍的糧草連同木牛流馬一併劫回。
幾番交手,司馬懿損兵折將,卻始終無法判斷蜀軍糧草的虛實。孔明看準時機,開始了他最後的佈局。他讓大軍佯裝糧盡,向後方撤退,並故意在一個名叫「上方谷」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糧草作為誘餌。
上方谷,又名葫蘆谷,地形極其險惡,入口狹窄,腹地寬闊,兩側皆是無法攀爬的峭壁,只有一條通路。孔明早已在谷內堆滿了乾柴,埋下了無數的地雷火藥,只等司馬懿這條大魚上鉤。
司馬懿見蜀軍撤退,又探知上方谷有糧,終於按捺不住,親率大軍追擊。魏延奉孔明之命,且戰且走,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和魏軍主力,一步步誘入了葫蘆谷的腹地。
司馬懿進入谷中,見蜀軍糧草車輛遍地,心中大喜,下令全軍安營紮寨。就在此時,只聽一聲砲響,谷口唯一的通路瞬間被滾木擂石和熊熊燃燒的車輛堵死。緊接著,山壁兩側火把齊明,火箭如雨點般落下,引燃了谷內早已備好的乾柴與地雷。
一時間,上方谷變成了一片火海,烈焰沖天,喊殺聲震地。魏軍在烈火中哭爹喊娘,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司馬懿見無路可逃,抱住兩個兒子,放聲大哭:「我們父子三人,今日要死在此地了!」
孔明在山上望著谷中火光,心中百感交集。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即將灰飛煙滅,興復漢室的大業,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這時,天有不測風雲。原本晴朗的夜空,忽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一聲霹靂響過,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那足以吞噬一切的烈火,竟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得一乾二淨。
司馬懿絕處逢生,趁著混亂,率領殘兵敗將,從尚未完全堵死的谷口殺出,僥倖逃得性命。
孔明在山上,看著這一切,手中的羽扇頹然落下。他仰天長嘆,口中喃喃自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一口鮮血,從他口中噴出,灑在了身前的塵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