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二十七:七擒孟獲,丞相南征定蠻方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七擒孟獲,丞相南征定蠻方 | CCC Blog

七擒孟獲,丞相南征定蠻方

一位身著漢代官服的將軍,手持羽扇,坐在帳中,面帶微笑地看著一位被五花大綁的蠻王,周圍是身著不同服裝的士兵。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後,蜀漢的重擔完全落在了丞相諸葛亮的肩上。他深知,要實現先帝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遺願,必須先穩定國內的局勢。此時,蜀漢南方的南中地區,以蠻王孟獲為首的部落公然反叛,成為了蜀漢的心腹大患。若不平定南方,北伐大軍的後方將時刻受到威脅。

建興三年,孔明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征討。出征前,參軍馬謖向他進言:「南蠻之地,山高路遠,民風驃悍,僅靠武力征服,今日平定,明日必反。為將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願丞相以收服其心為本。」孔明深以為然,這也定下了他整個南征戰役的基調。

蠻王孟獲,是南中部落中最勇猛、最受敬仰的領袖。他聽聞蜀軍到來,聯合了周邊三個洞的元帥,起兵十萬迎敵。孔明初戰便用計,讓趙雲、魏延奇襲敵營,輕鬆擊潰了三洞兵馬,並在亂軍之中,第一次生擒了孟獲。

孔明升帳,孟獲被五花大綁地推了進來。孔明笑著問:「你如今可服氣?」孟獲昂首答道:「我不過是誤中山路狹窄,才被你捉住,並非真本事,我怎能服氣!」孔明聽罷,非但不怒,反而下令為孟獲鬆綁,賜酒食壓驚,然後將他放回。眾將不解,孔明卻說:「要平定南方,必須讓他心服口服。」

孟獲回到洞中,重整旗鼓,第二次前來挑戰。這次,他被孔明用計引入絕境,再次被生擒。孔明帶他遍觀蜀軍營寨,只見糧草堆積如山,兵甲器械精良無比。孔明問:「我有如此精兵猛將,你如何能勝?若肯歸降,我保你子子孫孫永鎮南蠻。」孟獲心中雖已佩服,口中卻依舊不服:「這次是我部下內亂,自相殘殺,才讓你得手,非你之能也!」孔明再次一笑,又將他放了回去。

孟獲第三次被擒,第四次被擒,每一次他都有不服的理由,每一次孔明都笑著將他釋放。這場看似貓捉老鼠的遊戲,實則是孔明一場精心策劃的心理戰。

到了第五次,孟獲請來了法力高強的木鹿大王。此人能呼風喚雨,驅使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作戰。蜀軍初遇之時,被這群猛獸衝得七零八落。然而,孔明早已料到,他命人推出了早已備好的木製巨獸,這些巨獸口中噴火,鼻中冒煙,嚇得真猛獸四散奔逃,反將蠻兵衝得大亂。孟獲第五次成了階下囚。

第六次,孟獲的妻弟帶來洞主,請來了烏戈國的藤甲軍。這些士兵身穿用桐油浸泡過的藤條編成的鎧甲,刀槍不入,渡水不沉,極其強悍。孔明見狀,將計就計,命魏延連敗十五陣,將三萬藤甲軍誘入了一個形如葫蘆的山谷——盤蛇谷。谷中兩側皆是峭壁,唯一的通路已被蜀軍用巨石和木材堵死。孔明在山上,看著谷底的藤甲軍,下達了火攻的命令。

一時間,谷內火光沖天,油浸的藤甲遇火即燃,三萬藤甲軍在烈火中互相擁抱,盡數燒死,臭不可聞。孔明在山上見此慘狀,也不禁垂淚嘆道:「我雖為國家立功,但此舉必損陰德,折我陽壽啊!」

孟獲在逃亡途中,被早已埋伏好的馬岱第七次生擒。當他再次被押到孔明帳前時,這位桀驁不馴的蠻王,終於雙膝跪地,真心實意地叩首道:「丞相天威,南中之人,從此再也不反了!」

孔明親手為他鬆綁,設宴款待,並下令將所有侵佔的土地盡數歸還,更不留一兵一卒、不設一官一吏,讓孟獲永為南蠻之主。

自此,南中人心悅誠服,徹底歸附。孔明不費一兵一卒守衛南方,便為蜀漢的北伐,解決了最大的後顧之憂。

精選文章

《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