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十七:三氣周瑜,孔明智取荊襄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三氣周瑜,孔明智取荊襄 | CCC Blog

三氣周瑜,孔明智取荊襄

一位身著漢代官服的將軍,在船上吐血昏倒,對岸有另一位手持羽扇的男子,靜靜地看著,畫面充滿了戲劇性的張力。

赤壁大勝之後,孫劉聯軍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從曹仁手中奪取戰略要地南郡。周瑜身為東吳大都督,認為此城理應歸屬江東,便親自領兵攻打。然而,在一次激戰中,他不幸被流矢射中左肋,身負重傷,只得退回營寨養病。

周瑜心有不甘,他躺在病榻上,思得一條妙計。他對部將程普說:「我將詐稱箭瘡迸裂而死,軍中舉哀。曹仁聽聞,必會趁機前來劫寨。我們便設下埋伏,可一戰而擒之!」

計策安排妥當,吳軍營中果然掛起白幡,哀聲四起。曹仁聞訊大喜,不顧部將勸阻,盡起城中之兵前來劫寨。然而,當他衝入吳營時,卻發現是一座空寨。曹仁心中大叫不妙,急忙撤退,卻為時已晚。周瑜的伏兵四起,將曹軍殺得大敗。曹仁 겨우逃回南郡城下,抬頭一看,更是魂飛魄散——城頭上,早已插滿了劉備的旗幟!

原來,諸葛亮早已洞悉了周瑜的「詐死之計」。他算準了周瑜調虎離山,南郡城中必然空虛,便派趙雲乘虛而入,輕而易舉地佔領了這座城池。不僅如此,孔明還同時派張飛襲取了荊州,關羽攻佔了襄陽。這便是「智取荊襄」

周瑜在陣前望著城頭上的趙雲,聽著城中傳來的捷報,又驚又怒。他辛辛苦苦,損兵折將,甚至自己都身負重傷,到頭來卻是為劉備做了嫁衣!他大叫一聲,箭瘡迸裂,當場昏絕於馬下。這便是孔明對他的第一氣

周瑜被救回後,心中憤恨難平,又生一計。他上書孫權,提議將孫權之妹嫁與剛剛喪偶的劉備,以此為誘餌,將劉備騙至南徐(京口),然後將其軟禁,再用他來交換荊州。這便是著名的「美人計」

孔明再次識破了周瑜的「美人計」。他不僅欣然同意劉備前往,還交給了護駕的趙雲三個錦囊,囑咐他依計行事。趙雲依照第一個錦囊的指示,一到南徐,便大張旗鼓地採辦聘禮,將劉備入贅的消息傳得滿城皆知。孫權的母親吳國太聽聞後,又驚又喜,在甘露寺親自相看劉備,見其儀表非凡,竟真的將女兒許配給他,弄得孫權弄假成真。

劉備在東吳樂不思蜀,幾乎忘了荊州大事。趙雲依第二個錦囊之計,謊稱曹操大軍殺至,催促劉備回荊州。孫夫人情深義重,決意與夫君同歸。在元旦佳節,他們藉口到江邊祭祖,成功逃出南徐。東吳數路大軍追來,趙雲又依第三個錦囊之計,請孫夫人出面,厲聲喝退了追兵。

周瑜親自率領水軍在後緊追不捨,卻被早已埋伏在江邊的關羽截住。岸上的蜀軍,在孔明的授意下,齊聲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聽聞此言,羞憤難當,再次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又一次昏倒在船上。這便是第二氣

周瑜仍不死心,最後又定下一計,名為「假途滅虢」。他上書劉備,謊稱東吳願為他攻取西川,只求大軍能「路過」荊州。其真實意圖,是在劉備出城勞軍之時,一舉將其拿下,奪取城池。

孔明早已料到此計,他將計就計,表面上熱情應允,暗地裡卻在荊州城內外設下四路伏兵。當周瑜率領大軍,滿心歡喜地來到荊州城下時,迎接他的不是劉備的犒勞隊伍,而是城頭上嚴陣以待的趙雲和四面八方震天的喊殺聲。

孔明在城樓上,對著周瑜大笑道:「都督想取西川,我軍願為前部!何故半途而返?」周瑜見計謀被完全識破,自己反倒成了甕中之鱉,畢生的驕傲與才智,在這一刻被徹底擊碎。他仰天長嘆,發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悲鳴:「既生瑜,何生亮!」隨後,口噴鮮血,從馬上墜落。這位江東的一代名將,就這樣在孔明的第三氣之下,英年早逝。

精選文章

《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