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二:董卓亂政,曹操獻刀刺賊

《三國演義》第二回:董卓亂政,曹操獻刀刺賊 | CCC Blog

董卓亂政,曹操獻刀刺賊

一張在古代書房中,七星寶刀靜靜地躺在書案上的特寫,象徵著即將發生的刺殺行動。

正當劉備三兄弟投奔恩師盧植,欲在剿滅黃巾的戰場上再立新功時,京城洛陽的局勢卻已急轉直下。大將軍何進優柔寡斷,本想剷除宮中作亂的十常侍宦官集團,卻因計謀洩漏,反被宦官們誘殺於宮中。何進一死,京城衛戍群龍無首,袁紹、曹操等人雖帶兵殺入宮中,誅滅了宦官,但這場權力鬥爭的混亂,卻給了一個等待已久的野心家可乘之機。

西涼刺史董卓,早已覬覦中原。他以保護皇帝為名,率領二十萬如狼似虎的西涼大軍悍然入京。他手握重兵,很快便掌控了整個朝廷。董卓為人殘暴,野心勃勃,他嫌年幼的少帝不夠聽話,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公然提出要廢黜皇帝,另立年僅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

此舉震驚了所有忠於漢室的大臣,卻無人敢出言反對。唯有荊州刺史丁原挺身而出,怒斥董卓。董卓本想拔劍殺人,卻見丁原身後站著一員大將,威風凜凜,手持畫戟,正是其義子,勇冠天下的呂布。董卓與呂布陣前交手,一觸即潰,深感此人勇武,天下無雙,心中頓時起了愛才之意。

董卓的謀士李儒看穿了主公的心思,獻計道:「呂布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可用重利收買。」於是,董卓忍痛割愛,將自己最心愛、日行千里的赤兔寶馬,連同大量金銀珠寶,交由呂布的同鄉李肅,深夜送往呂布營中。呂布見到神駒赤兔,愛不釋手;又聽李肅一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勸說,內心早已動搖。權衡利(董卓的榮華富貴)與義(丁原的知遇之恩)後,他選擇了前者。當夜,呂布提刀直入丁原帳中,在丁原驚愕的目光中,一刀砍下義父的首級,轉身投奔了董卓。

收服了呂布,董卓再無忌憚,他出入宮廷,視百官如草芥,夜宿龍床,淫亂後宮,儼然已是無冕之王。司徒王允等一眾老臣憂心如焚,卻無計可施,只能在家中密宴,相對而泣,哀嘆國之將亡。

席間,驍騎校尉曹操卻突然撫掌大笑。王允怒道:「國難當頭,你為何發笑?」曹操朗聲道:「我笑滿朝公卿,從夜哭到明,難道能哭死董卓嗎?」眾人愕然。曹操接著說:「我雖不才,願親手斬下董卓之頭,以謝天下!」王允見曹操有此決心,便將家中祖傳的七星寶刀贈予他,助其行刺。

次日,曹操佩刀來到相國府。他巧言支開了時刻不離董卓左右的呂布,獨自進入董卓的臥房。他見董卓肥胖的身軀正面向內側躺在床上,心想:「此賊該死,時機到了!」便緩緩拔出寶刀。

千鈞一髮之際,董卓無意間從床頭的衣鏡中,看到了背後曹操拔刀的影子!他猛然翻身,厲聲喝問:「孟德,你想做什麼?」

此時,呂布已牽馬回到閣外。曹操心中大驚,卻面不改色,急中生智地持刀跪下,說道:「操有寶刀一口,特來獻給恩相!」董卓接過寶刀,見其鋒利無比,果然信以為真。曹操藉口試馬,飛身上騎,加鞭逃出相府,連夜奔離了這座被暴政籠罩的京城。雖然行刺失敗,但一位亂世梟雄,已經用他無畏的行動,向天下宣告了他的決心,也為接下來的諸侯討董,拉開了序幕。

精選文章

《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