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亂世英雄初顯鋒芒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延續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氣數將盡。宮廷內,皇帝寵信宦官,朝政敗壞;宮廷外,天災人禍接連不斷,青蛇盤踞龍椅,冰雹雷雨摧毀房屋,種種不祥之兆,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巨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符水救人,趁勢而起。他振臂一呼,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數十萬窮苦百姓頭裹黃巾,揭竿而起,亂世的烈火就此點燃。
烽煙四起,朝廷急令各州郡自行募兵討賊。榜文傳到涿縣,引出了一位英雄的長嘆。此人姓劉,名備,字玄德,乃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他生得雙耳垂肩,雙手過膝,面如冠玉,是個天生的貴相。奈何家道中落,只能靠織席販履維生,與母親過著清貧的日子。劉備有心為國出力,重振漢室,卻苦於沒有門路與本錢,只能對著招兵榜文,發出無奈的嘆息。
「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在這裡長嘆什麼!」一聲雷鳴般的喝問打斷了劉備的思緒。他回頭一看,是個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的壯漢,氣勢非凡。此人正是城中頗有家產的屠戶張飛。聽完劉備的感慨,張飛豪氣干雲地說:「我家中頗有資財,不如我們一同招募鄉勇,共圖大事如何?」劉備喜出望外,兩人一拍即合,便來到村中酒店計議。
正開懷暢飲時,一位紅臉大漢推車至店門口,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劉備見其不凡,便邀來同坐。原來此人姓關名羽,字雲長,因在家鄉殺了仗勢欺人的豪強,已逃亡江湖五六年,今日正是要來投軍的。三人相見恨晚,理想與抱負不謀而合,張飛提議道:「我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我們便在園中祭告天地,結為兄弟,同心協力,如何?」劉備、關羽皆大喜贊同。
次日,在浪漫的桃園中,三人焚香跪拜,立下傳頌千古的誓言:「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他們招募了五百鄉勇,又得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資助良馬金鐵,打造了各自的兵器:劉備的雙股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
不久,黃巾將領程遠志率五萬大軍來犯涿郡。劉備三兄弟領著五百人迎敵。賊將鄧茂出戰,被張飛一矛刺穿心窩;主將程遠志大怒,舞刀直取張飛,卻被一旁的關羽拍馬迎上,手起刀落,揮為兩段。五百義軍大破五萬黃巾,一時間,劉、關、張三人的威名,便在這亂世之中,初次綻放了萬丈光芒。他們解了青州之圍後,又聽聞中郎將盧植正在廣宗與張角主力對峙,便決定前去相助,繼續他們匡扶漢室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