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vots (樞軸點) 指標詳解
一、Pivots (樞軸點) 指標概述
樞軸點 (Pivot Points) 是一種廣泛被交易者,尤其是日內交易者,所使用的技術分析工具。它旨在通過使用前一個交易時段(例如前一日、前一周或前一月)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來計算出一系列在當前交易時段內具有潛在顯著性的支撐與阻力水平。這些計算出來的水平線被認為是市場價格可能發生反應(如反轉、暫停或加速突破)的關鍵區域,從而幫助交易者預判市場可能的走勢、設定交易目標以及管理風險。
在SQX程式碼中,樞軸點指標被定義為一個 BuildingBlock,名稱為 (Pivots) Pivots
。其附帶的幫助文本為 "Pivots" 。
二、Pivots (樞軸點) 指標的組成部分與參數
該樞軸點指標系統主要由一個中心樞軸點和多層支撐與阻力水平構成,其計算依賴於以下核心參數:
主要輸出 (Outputs):
指標會在價格圖表上繪製出以下幾條水平線:
- PP (樞軸點 / Pivot Point): 這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平衡點,被視為當前交易時段最重要的參考水平 。
- R1, R2, R3 (阻力點1, 2, 3 / Resistance 1, 2, 3): 這三條線位於主樞軸點 (PP) 的上方,代表逐級增強的潛在價格阻力水平 。
- S1, S2, S3 (支撐點1, 2, 3 / Support 1, 2, 3): 這三條線位於主樞軸點 (PP) 的下方,代表逐級增強的潛在價格支撐水平 。
核心參數 (Parameters):
- Chart (圖表數據): 指標計算所基於的輸入價格數據 。
- StartHour (開始小時): 此參數用於定義計算前一週期數據所參考的「交易日」或「時段」的開始小時。在SQX程式碼中,其預設值為0 。
- StartMinute (開始分鐘): 此參數用於定義計算前一週期數據所參考的「交易日」或「時段」的開始分鐘。在SQX程式碼中,其預設值為0 。
運作機制簡述:
- 該指標首先會根據用戶設定的
StartHour
和StartMinute
參數,結合圖表的時間週期,來確定用於計算樞軸點的「前一交易時段」(例如,如果StartHour
和StartMinute
都設為0,且圖表是日線或日內圖,那麼通常會取前一個完整的24小時交易日作為基準)。 - 然後,指標會獲取該已確定的「前一交易時段」內的最高價 (
PrevHigh
)、最低價 (PrevLow
) 和收盤價 (PrevClose
) 。 - 基於這三個關鍵價格,使用標準的樞軸點計算公式來計算出主樞軸點(
PP
)以及三層支撐(S1, S2, S3
)和三層阻力(R1, R2, R3
)的價格水平。主樞軸點的標準計算公式為:PP
= (PrevHigh
+PrevLow
+PrevClose
) / 3 。 - 各級支撐和阻力水平則通常基於
PP
以及PrevHigh
與PrevLow
之間的差值(即前一時段的波幅)來進一步計算得出 。 - 這些計算出來的樞軸點水平線在當前的交易時段內通常保持固定不變,直到下一個新的交易時段開始,指標才會根據最新完成的「前一時段」的數據重新計算並更新這些水平線。
三、Pivots (樞軸點) 指標的數值範圍
樞軸點指標系統輸出的所有線(PP, R1, R2, R3, S1, S2, S3
)所代表的都是實際的價格水平。
因此,它們的數值直接對應於所分析的金融資產的價格區間,其範圍會隨著市場價格的整體波動而變化。
樞軸點及其支撐阻力線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具有固定數值範圍(如0-100)的震盪指標。這些水平線是直接繪製和疊加在主價格圖表上,作為交易者判斷市場行為的潛在參考點。
四、Pivots (樞軸點) 指標的解讀與應用 (一般概念)
樞軸點系統為交易者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框架來分析當日或當期市場的潛在動向:
核心參考點 - 主樞軸點 (PP
):
PP
常被視為當前交易時段內市場情緒的平衡點或多空分界線。- 如果市場開盤價或當前價格在
PP
之上運行,通常被視為市場偏向看漲(多頭佔優),PP
此時可能扮演支撐角色。 - 如果市場開盤價或當前價格在
PP
之下運行,通常被視為市場偏向看跌(空頭佔優),PP
此時可能扮演阻力角色。
支撐與阻力水平 (S1-S3, R1-R3):
- S1, S2, S3 代表逐級向下的潛在支撐位。當價格下跌至這些水平時,可能會遇到買盤介入,導致價格暫停下跌或發生反彈。S1是第一支撐,S2 是第二支撐(通常比S1強),S3則是更強的支撐。
- R1, R2, R3 代表逐級向上的潛在阻力位。當價格上漲至這些水平時,可能會遇到賣盤壓力,導致價格上漲受阻或發生回落。R1是第一阻力,R2是第二阻力(通常比R1強),R3則是更強的阻力。
每個壓力與支撐線(Line)對應的整數索引是基於它們在程式碼中被宣告的順序。對應關係如下:
PP (樞軸點): Line = 0
R1 (第一壓力): Line = 1
R2 (第二壓力): Line = 2
R3 (第三壓力): Line = 3
S1 (第一支撐): Line = 4
S2 (第二支撐): Line = 5
S3 (第三支撐): Line = 6
趨勢方向的輔助判斷:
- 如果價格能夠持續在
PP
之上交易,並且能夠不斷測試或向上突破更高層級的阻力位 (R1, R2, R3
),則市場可能處於一個較強的上升趨勢中。 - 相反,如果價格持續在
PP
之下交易,並且能夠不斷測試或向下跌破更低層級的支撐位 (S1, S2, S3
),則市場可能處於一個較強的下降趨勢中。
突破交易 (Breakout Trading):
- 當價格以顯著的力度(例如伴隨成交量放大)決定性地向上突破一個關鍵的阻力水平(如
R1
或R2
)時,可能被視為一個買入信號,預期價格將繼續向更高的阻力水平(如R2
或R3
)移動。 - 當價格決定性地向下跌破一個關鍵的支撐水平(如
S1
或S2
)時,則可能被視為一個賣出信號,預期價格將繼續向更低的支撐水平(如S2
或S3
)移動。
區間交易 (Range Trading):
在市場波動性較低、趨勢不明顯,價格主要在某兩個樞軸點水平(例如S1
和R1
之間,或PP
和R1
之間)來回震盪時,交易者可能會嘗試在觸及支撐位附近時買入,在觸及阻力位附近時賣出。
設定止損與止盈目標:
樞軸點及其支撐阻力水平由於其客觀性和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常被交易者用來輔助設定止損訂單的位置(例如,在R1
附近做空後,可將止損設在R1
稍上方或R2
附近)或設定初步的止盈目標(例如,在S1
附近買入後,預期價格可能達到PP
或R1
)。
不同時段的樞軸點應用:
雖然日內交易者最常使用的是基於前一日高、低、收盤價計算出的日線級別樞軸點 (Daily Pivots)來指導當日的交易,但樞軸點的概念同樣可以應用於更長的時間框架。例如,可以使用前一周的數據計算週線樞軸點 (Weekly Pivots)來指導一周內的交易,或使用前一月的數據計算月線樞軸點 (Monthly Pivots)來進行更長期的市場分析。SQX程式碼中通過 StartHour
和 StartMinute
參數結合圖表的時間週期來靈活定義用於計算的「前一時段」。
總結來說,樞軸點 (Pivot Points) 指標系統通過簡單的計算,提供了一組在特定交易時段內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的價格水平。它們幫助交易者識別市場的潛在轉折點、趨勢方向、以及設定交易策略中的關鍵價位。然而,與所有技術指標一樣,樞軸點並非絕對精確的預測工具,建議將其與其他市場分析方法結合使用,以提高交易決策的全面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