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入門:一次搞懂四大類型與11種常用技術指標
當您打開一張金融商品的價格走勢圖時,面對上下跳動的 K 棒和曲線,是否時常感到眼花撩亂,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您需要的就是一套能幫助您解讀市場語言的「導航工具」——技術指標 (Technical Indicators)。
技術指標並不是能預測未來的水晶球,而是基於歷史價格與成交量數據,透過數學模型計算出的客觀工具。它們能幫助交易者判斷市場趨勢、識別買賣訊號、並衡量市場的波動性。
這篇文章將作為您的技術指標入門指南,首先帶您認識指標的四大核心分類,然後提供一份包含 11 種常用指標的速查手冊,並附上深入學習的權威英文資源,幫助您建立完整的分析框架。
技術指標的四大核心分類
儘管技術指標種類繁多,但它們的功能與目的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大類。理解這些分類,能幫助您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
1. 趨勢指標 (Trend Indicators)
核心任務: 回答「現在市場的方向往哪走?是上漲、下跌,還是盤整?」
功能: 用於識別市場趨勢的方向和強度,幫助交易者順勢而為。
代表指標: 移動平均線 (MA)、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MACD)、拋物線 SAR (PSAR)、超級趨勢 (Supertrend)、平均趨向指標 (ADX)
2. 動量/震盪指標 (Momentum / Oscillator Indicators)
核心任務: 回答「目前價格的漲跌力道有多強?是不是漲太多或跌深了?」
功能: 衡量價格變化的速度和幅度,常用於識別「超買 (Overbought)」或「超賣 (Oversold)」的狀況,並警示潛在的趨勢反轉。
代表指標: 相對強弱指數 (RSI)、隨機指標 (KD)、商品通道指標 (CCI)
3. 波動率指標 (Volatility Indicators)
核心任務: 回答「現在市場的價格波動有多劇烈?」
功能: 用於衡量價格波動的幅度。當波動放大時,可能意味著潛在的交易機會或風險;當波動縮小時,可能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趨勢突破。
代表指標: 布林通道 (Bollinger Bands)、平均真實波幅 (ATR)
4. 支撐與壓力指標 (Support & Resistance Indicators)
核心任務: 回答「價格可能在哪裡遇到阻力或找到支撐?」
功能: 透過特定數學方法,預測價格在回檔或反彈時可能停止的關鍵價位。
代表指標: 斐波那契回調線 (Fibonacci Retracement)
11 種常用技術指標速查手冊
以下我們將逐一介紹常見的技術指標,包含其所屬類型、核心功能,並附上權威的英文文章連結供您深入研究。
1. 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 MA)
計算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繪製成一條平滑曲線,用於判斷趨勢方向。是技術分析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趨勢指標2.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MACD)
由快線 (DIF)、慢線 (MACD/DEM) 和柱狀圖 (OSC) 組成,用於識別趨勢的轉變、強度與動能。
趨勢指標 / 動量指標3. 相對強弱指數 (RSI)
數值介於 0-100 之間,衡量價格變化的速度與幅度,通常用於判斷市場是否處於超買 (>70) 或超賣 (<30) 狀態。
動量 / 震盪指標4. 隨機指標 (KD)
衡量收盤價在近期價格高低區間中的相對位置,同樣用於判斷超買 (>80) 與超賣 (<20) 的時機,並尋找潛在的趨勢反轉點。
動量 / 震盪指標5. 商品通道指標 (CCI)
衡量價格偏離其統計平均值的程度。當指標大幅高於或低於零軸時,暗示市場可能處於超買或超賣狀態。
動量 / 震盪指標6. 布林通道 (Bollinger Bands)
由代表趨勢的中軌 (移動平均線) 和代表波動範圍的上下軌 (標準差) 組成。通道的寬窄變化可以判斷價格波動的劇烈程度。
波動率指標7. 平均真實波幅 (ATR)
專門用來衡量市場價格的平均波動幅度,是設定停損點 (Stop-Loss) 時非常實用的參考工具。
波動率指標8. 超級趨勢 (Supertrend)
基於 ATR 演算法的趨勢跟蹤指標,以非常直觀的方式在圖表上繪製出當前的趨勢方向(通常以綠線代表上升,紅線代表下降)。
趨勢指標10. 平均趨向指標 (ADX)
專門用來衡量「趨勢的強度」,但它不判斷趨勢的方向。ADX 數值越高,代表當前的趨勢(無論是上漲或下跌)越強勁。
趨勢指標11. 斐波那契回調線 (Fibonacci Retracement)
利用斐波那契數列計算出的黃金比例(如 23.6%, 38.2%, 61.8%),來預測價格在一段主要趨勢後,可能發生回檔或反彈的支撐位與阻力位。
支撐與壓力指標結論
技術指標是每一位市場分析師與交易者的基本功。請記住,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萬能的,它們各自有其優點與侷限。成功的分析往往來自於結合不同類型的指標,例如使用一個趨勢指標判斷大方向,再用一個震盪指標尋找具體的進出場時機,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多維度的市場觀察體系。
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助您建立對技術指標的初步認識,下一步,就是從中挑選您感興趣的指標,透過上面的連結深入學習,並在模擬交易中實際應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