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二十三: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 CCC Blog

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一位身著漢代將軍盔甲的男子,手持偃月刀,站在一座山丘上,腳下是洶湧的洪水,遠處的敵軍營寨被淹沒,神情威嚴而充滿力量感。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冊封關、張、趙、馬、黃為「五虎大將」。身在荊州的關羽,得知兄長事業達到頂峰,心中豪情萬丈。為呼應漢中戰役,也為實現兄長北伐中原的宏願,他親率荊州大軍,發動了對曹魏重鎮樊城的進攻。

起初,關羽攻勢凌厲,曹軍守將曹仁節節敗退,樊城岌岌可危。消息傳到許都,曹操大驚失色,急忙派遣大將于禁為主帥,猛將龐德為先鋒,率領七支精銳部隊,號稱三十萬大軍,前來救援。龐德原是馬超舊部,為表忠心,竟抬著一口棺材出征,誓要與關羽決一死戰。

兩軍陣前,關羽與龐德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兩人刀來槍往,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龐德刀法精熟,竟讓身經百戰的關羽也暗暗稱奇。次日再戰,龐德詐敗,趁關羽追擊之時,回身一箭,正射中關羽左臂。關羽雖負傷,卻傲氣不減,刮骨療毒之時,依然飲酒下棋,談笑自若,神醫華佗亦驚為天人。

時值八月,連日暴雨,漢水暴漲。關羽登上高處,見曹軍七支大軍皆屯於低洼之處,心中頓生一計。他命人堵住各處水口,積蓄水量。一夜之間,風雨大作,關羽下令掘開堤壩,滔天洪水如猛獸般向下游的魏營席捲而去。于禁的七軍將士,在睡夢中被洪水吞噬,或淹死,或投降,全軍覆沒。于禁本人被生擒,跪地求饒;唯有龐德,被困於堤上,寧死不降,最終被擒後慷慨赴死。

關羽憑藉一場大水,消滅了曹操的精銳援軍,其威名傳遍天下,連曹操本人都心驚膽戰,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這便是關羽一生事業的最高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然而,就在關羽全力圍攻樊城之際,他身後的荊州卻已是暗流洶涌。東吳孫權,對荊州覬覦已久,又因關羽拒絕其子求婚而懷恨在心。他接受了曹操的聯合之議,決心趁虛而入。大都督呂蒙假稱病重,將防務交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儒將陸遜。陸遜上任後,立刻修書一封給關羽,信中言辭極其謙卑,對關羽的功績大加讚賞,表示自己絕無與之為敵之心。

關羽一生驕傲,本就有些輕視江東鼠輩,見陸遜一介書生竟如此恭敬,更是放下了所有戒心。他認為東吳已不足為慮,便將防守荊州的精銳部隊陸續調往前線,全力攻打樊城。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正中呂蒙的毒計。

呂蒙見荊州防務空虛,立刻行動。他讓精銳士兵換上白衣,扮作商客,乘坐商船,悄無聲息地渡過長江。他們首先襲取了沿江的烽火臺,使得關羽的預警系統完全失靈。隨後,大軍長驅直入,兵臨荊州城下。守將糜芳、傅士仁,因之前供應糧草不力,懼怕關羽得勝歸來後會嚴懲自己,竟不戰而降,獻出了南郡與公安。

呂蒙入城後,對關羽及眾將的家眷秋毫不犯,反而按月供給糧米,有病者還請醫者治療。消息傳到樊城前線,蜀軍將士聽聞家鄉已失,家人卻安然無恙,頓時軍心大亂,鬥志全無,紛紛逃亡。關羽昔日那支威風凜凜的大軍,在短短數日內便土崩瓦解。

此時,曹操的援軍徐晃又殺到陣前。關羽腹背受敵,只得放棄樊城,向後方撤退。然而,歸路早已被東吳大軍層層截斷。這位威震華夏的英雄,如今只剩下數百殘兵,進退無路,最終只得退守麥城這座彈丸之地。他派廖化突圍向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救,卻遲遲不見援兵到來。一代名將,就此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較新的 較舊